您好!假期将至,为深入落实“双减”精神,切实维护您和孩子的正当权益,我们诚恳地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假期是孩子们调整身心、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融洽亲子关系的宝贵时机。请家长朋友们秉持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跟风报班。
二、审慎选择培训机构家长要选择具有培训资质,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证”是指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照”是指“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培训地址、办学内容、办学类型等应与证照登记相符。市教育体育局已在网站公布了全市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一些无培训资质机构为获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做决定。
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家长要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二维码购买课程,并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一次性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
四、拒绝违规学科类培训根据国家、省、市“双减”文件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寒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都属于违规行为,请您拒绝为孩子报名参加任何机构或个人以“托管”“冬令营”“AI自习室”“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学科类培训,拒绝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和参与的有偿补课活动或隐形变异培训。
如果您发现我市在职教师存在有偿辅导、动员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班或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规行为,请及时举报给所在镇街,举报信息尽量详实,包括违规人员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学科、辅导地址、收款收据等,如能提供音像资料更好。也可以直接向市教育体育局进行举报,监督举报电线,邮箱:。